日期:[2018年08月06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6]

用“忠诚”书写人生

——记抗美援朝老兵王步泉
  □候宏清 文/摄
    1935年出生的王步泉,是一个在离石区红眼川乡水峪里村生活了几十年的普通农民,他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他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回国后还参加了长山列岛海防建设。
    初次见到王步泉老人,他蜷躺在靠窗的病床上,费力地喘息着,半张脸明显有些歪斜。据老人的三女儿王志玲介绍,老人自两年前患上脑梗后,无法下床走路,生活也不能自理,现在由她们兄妹几人轮流照应。听闻我们说到“朝鲜,英雄,老兵”这几个字眼,老人的身子有些抖动,眼睛里出现了家人少见的神采。随后,在他女儿的话语引导下,老人渐渐回忆起了过去的那段峥嵘岁月。
    在王步泉的记忆里,那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所唱的历史,是格外沉甸甸的——“无论战士还是军官都需要负重八九十斤,在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中蹚水渡过工兵搭建的浮桥进入朝鲜……”老人坦诚地说,自己当初报名参军的时候,其实并不明白“什么是部队”,更没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他说:“我大哥是共产党干部,受大哥的影响和熏陶,我知道解放军就是原来的八路军,以前打过鬼子,之后又打国民党反动派。后来经过部队锻炼,受党的教育,才慢慢懂得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1951年,王步泉跟随部队进入朝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志愿军。随后,他被安排到志愿军司令部卫生院做卫生兵。
    在那里,王步泉学到了止血、包扎伤口等医疗技术。“当时我就学习怎样给伤口消毒,怎样包扎,怎样换药等等,还帮着医生消毒医疗用具,烧开水、打扫卫生。”王步泉表示,当时自己干的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活儿。老人回忆道:“当时在卫生院担任护理员的时候,就是专门负责受伤士兵的吃饭、大小便等一些低层次的工作,将伤员护理好了之后再将他们送上前线去。”在他的印象中,被送到卫生院的伤员中,有不少被美军的汽油弹、燃烧弹炸到而血肉模糊、肢体残缺。“战争太残酷了,希望再无战争”王步泉反复念叨着说。
    1954年,王步泉所在的部队接到回国命令。从朝鲜战场回国的王步泉和战友们,刚刚洗去炮火硝烟的味道,有的将士还未养好战争的伤口,还没完全恢复身体的疲惫。一声令下便打起背包,驻军长山列岛。“当年刚进岛时条件特别艰苦。荒芜的海岛,居民很少,我们在山脚下扎起了帐篷当房子,割来了山上的黄草用树棍木桩搭起了办公室,开始了建营房,修道路,打水井,筑码头。一切都很原始,没有机械,全靠那种精神和一个肩膀两双手,用铁锨,镐头,人搬肩扛。”通过老人的叙述,当时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井没打好,储存雨水,洗漱,饮用。没有蔬菜,经常炒盐粒当菜,战士们干完活一把咸盐粒,几个馒头是主食。没有电,一个班一盏煤油灯。就这样日以继夜,不在乎苦,不在乎累。王步泉说:“那时候苦和累算个啥,想起牺牲了的战友,好像就在眼前的昨天一个个倒下,战争中我们能够活着下来,盼到了全国解放,现在自己能为祖国的海防事业做一些贡献,很知足。”
    1957年,王步泉退伍回到离石。先后担任村支书、村主任等职务30多年。他不仅在工作上一丝不苟,生活中更是子女们心中慈祥的父亲。王志玲说:“我父亲一辈子忠诚、刚直,担任村主干期间,深受村民们爱戴,虽然现在双眼和腿脚不方便,但他依旧关心国家大事,特别喜欢看新闻,对党的忠诚和热忱一如当年。”
    临近采访尾声,记者正准备给老人拍照时,老人显得异常高兴,但却执意要从床上下来坐到轮椅上。“这样拍出来显得精神些,军人就该有军人的气质”老人解释说。
    向老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