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8月06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1]

春莺婶(一)

  作者:吕海潮,1954年出生于阳泉市,曾任阳泉广电总台记者、山西省作协会员。曾获闪光的足迹征文二等奖、山西省好新闻一等奖。在《人民日报》《诗刊》《山西文学》《都市》《新港》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出版有长篇历史散文《藏山》。
    《春莺婶》描写了主人公春莺婶在丈夫去世后,生活了无着落,她在邻居家的窗外看电视,爱上了看电视,也被邻居家温暖幸福的氛围所感染。不久,春莺婶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买了一台电视,在这个过程中,还寻找到了新的幸福。小说从这一角度审视生活,创作了一个既追求物质文明又追求精神文明的女性形象。
    小街的夜晚,一向安静得很迟。仅有的三五家店铺,晚上九点以前不关店。街角马车店的车夫们,把鞭子搭在肩上,买一包烟或是打二两白酒,围坐在一起聊天。养园里是彻夜不关灯的,不时会有牲口吃草的声音传来。这已经是几年前的景象了。
    如今一到晚上七点,小街上几乎空寂无人。除了一两个人因为有事,从小街上走过,街上几乎不见人影。人都哪里去了呢?在家看电视。电视自打来到小街,瞬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小街上的人家大多拥有了电视。于是每到傍晚,忙了一天的小街人家,坐在电视机前,吃饭、喝茶……享受着新时期的文化生活。
    小街很窄,也就容一辆卡车慢慢开过,一里多长,街上有一座二层小楼。楼的一半租给了一家卫生所,另一半住着主人一家。这家男主人叫张保,妻子叫秋玲,还有两个儿子。张保早年买了卡车,跑运输。妻子呢,改革开放初期就承包了一个供销社。两个儿子分别开了澡堂和旅店。
    张保家可称得上是小街上最早走向富裕的一家,有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盖了小楼,第二件事是买了二十四寸的大彩电。入夜,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往往要到夜深人静。然而,他们家这台二十四寸的大彩电,观众可不止他们家的四个成员。还有谁在看呢?春莺婶。
    春莺婶住在张保家对面一个有着黑漆小木门的院子。窗子是旧式的,房顶上长满了杂草。黑漆小木门大多是关着的,自从几十年前她的丈夫死后,春莺婶就不再多出她的小门。
    小街人对春莺婶的印象非常模糊。人们不知道她的丈夫死后,她的生活来源是什么,只知道她还活着。不过,最近,春婶夜里倒是常常出来。
    原来,每晚七点,她就悄悄地来到对面的张保家窗外。透过玻璃,看二十四寸电视上的图像,享受着和张保家同样的精神生活。新闻、歌曲、电视剧,一一进入她的眼帘。她为此激动、兴奋。
    春莺婶发现这电视演的和戏台上演得真不一样,电视屏幕上的山水是真的、奔跑的马匹也是有血有肉的。春莺婶喜欢上了看电视,她每晚必到,虽然因为隔着玻璃,只能看电视的画面,听不大清楚画面上人物的声音,而且选台也不由她,但春莺婶很知足:以前看戏还得买票呢,现在能不掏钱看电视,还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