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6月29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5]

这位百岁铁杆球迷曾是“亚洲球王”的弟子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拉开帷幕,吸引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球迷。年过百岁的曹越华老人,也是其中之一。
    曹越华1918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问及为什么会爱上足球,老人总会略带神秘地告诉询问者:“因为爱踢毽。”
    1930年,12岁的曹越华来到父亲教书的川东师范学校内就读附小,因为学校有足球队,当时的体育老师认为他踢毽踢得特别棒,是个足球苗子,就让他参加了校队。
    逐渐长大的曹越华开始有了自己的偶像。他当时最喜欢的球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哈儿师长”范绍增组建的“四师足球队”,当时这个球队云集了全国众多球星,如著名中锋许文奎、右边锋曹秋亭等人。
    1938年,曹越华考上迁到重庆的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投入曾有“亚洲球王”李惠堂任名誉教练的复旦大学足球队,算得上李惠堂的挂名弟子。“人类大体上有两种竞技角逐,一是野蛮的战争,一是文明的体育。”时隔多年,曹越华依然能一字不落地背出这句话。他说,这是史迪威将军亲口对他说的“足球哲学”。
    1943年,曹越华即将从复旦大学毕业。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盟军中印缅战区反攻的需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来校征召英语译员,曹越华前往昆明,担任美国盟军的翻译。1944年7月底接到命令调往缅甸,9月下旬的一天,曹越华随同师长唐守智会见了由军长孙立人陪同前来阵地视察的中印缅战区总司令史迪威将军,并担任翻译。短暂的交谈中,得知曹越华喜爱足球,史迪威将军说,战争与足球都是智慧较量、力量对比,眼前就是要学会在战争中“运球”,去争取“破门”的胜利。曹越华为史迪威将军这段对战争和足球的哲学理解所折服。
    抗战结束后,曹越华回到重庆,又回到了他喜爱的球场。1946年,他加盟由宋庆龄筹建,后来囊括很多山城足坛精英的东平足球队。他的队友中包括后来成为新中国国家足球队第一任守门员的鄂伯尔。在近40岁“高龄”时,曹越华获得“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称号。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曹越华把足球踢进了“银发时代”。后来,曹越华和他所在的老年足球队提出筹办中国老年足球比赛,促成了1988年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足球元老赛的举办。
    进入21世纪后,年过八旬的曹越华仍然矢志不渝地“厮守”足球,坚持固定的训练和比赛,压腿、踢挑、颠球、射门,甚至带球过人。1999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的《足球之夜》杂志对曹越华作了这样的评价:“常有豪气干云的球迷,声称是‘超级铁杆’‘绝对资深’,其实他们还嫩,因为他们没有见过曹越华,一个81岁高龄还驰骋在绿茵场上的世纪球迷。”
    90岁高龄以后,曹越华下场踢球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每逢国内外举办大型足球比赛,曹越华总会像年轻人一样,守在电视机前观赛呐喊。据《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