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6月12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1]

培育法治信仰

  “零距离”了解法院
  作者:张志强 太原市柴市巷煤气公司宿舍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站在小区阅报栏前阅读每期的《法治周刊》已成了一种习惯。不少社区居民和我一样,都喜欢看《法治周刊》。
    阅读《法治周刊》刊载的内容,不仅提高了居民们的法律素质,还培养了居民们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和依法维权意识。《法治周刊》增进了居民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让我们及时地“零距离”了解了法院、法官,切身体会到了法官们紧张的日常办公节奏,对于法官们的敬业精神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了解。
    通过《法治周刊》,我们感觉到了随着国家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山西法院在司法公开、公正司法方面体现得特别阳光,办案质量和效率也得到较大提高。
  
  期待着再次合作
  作者:王荣平 省高院
    《生活晨报》走进我的视野,是在我的大学同学担任生活晨报社副总编之时。
    因为是同学参与编辑的报纸,所以我会时不时买上一两期浏览一下,就这样,逐渐被《生活晨报》活泼的内容、贴近民生的主题所吸引。
    后来,同学调离生活晨报社,我已经成为《生活晨报》的忠实读者。
    再后来,《生活晨报》与省高院联合创办《法治周刊》,我与《生活晨报》的关系,也由朋友转变为亲戚。
    不知不觉8年过去了,《法治周刊》迎来了创刊400期。
    8年来,《法治周刊》秉承都市报活泼的语言、灵动的话题,与广大读者共同见证了8年来我省司法审判实践的发展历程。《法治周刊》采编团队用一篇篇真实的报道造就了如今回眸一看,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我与《法治周刊》的初次亲密接触在2016年9月。当时,省高院准备首次集中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视察我省部分中基层法院工作。
    我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配合随团的《法治周刊》主编毛应厚开展采访工作。
    在我的想象里,记者一般都是一路上拍拍照、录录像,然后索取一些相关的资料回去编辑刊发,自然也就准备了一些相关的资 料准备交给毛应厚。
    不料第一次与其见面,他就提出了很多问题,包括参加视察的人大代表的具体情况、安排视察项目的详细内容,当时感觉活动主办方应该考虑的问题,他都要了解清楚。这种深度参与完全超出了我之前的认知。
    而在随后的视察活动过程中,毛应厚是视察团队中最忙碌的人,尤其在几次参观环节中,不停地出现在队伍的各个位置,不是拍照就是与代表探讨着什么。一整天的考察完毕后,大家都在休息时,他还在加班整理照片、整理采访内容。
    这种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让我感叹自愧不如。
    正是这样的付出和努力,整个考察完毕之后,对这次活动的深层次、高质量、内容全面的报道,赢得了人大代表的一致赞誉。
    在与毛应厚几次聊天的过程中,得知《法治周刊》的记者都是这样的工作模式,在深受感动和教育的同时,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法治周刊》会办得这样亲民,办得这样贴近社会、民生。
    在之后的两年里,我与毛应厚又有过两次工作上的合作。他一如既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效率,每次总能触动我心底的懒惰和被动,带动我积极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
    正是这样的精英团队,造就了《法治周刊》的辉煌战绩。在祝贺《法治周刊》400期出版之时,我也深深地期待着再次与《法治周刊》采编团队的交流与合作。
  
  小自我大平台
  作者:郝红琴 晋中中院
    8年来,《法治周刊》一直立足司法一线,关注司法审判、改革创新,宣传法院干警典型,成为了很多法院干警的良师益友以及展示自己工作成绩、调研成果、思考与收获的大舞台。我与《法治周刊》更是有着不同的情谊。《法治周刊》创刊8年,我与她的不解情缘也有8年。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及业余作者,我十分感谢《法治周刊》编辑老师们给我的指点与肯定。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法院干警,但《法治周刊》给了我一个展现自我的大平台、大天地,让我收获良多。
    早些年,我是基层法院一名普通的宣传干事,初次投稿便是在《法治周刊》,现在仍然记得自己的文字变成方方正正铅字的激动。有了《法治周刊》这一片沃土,写作成了我每天最大的乐趣。我见证了《法治周刊》为我省法治建设所做的努力,同时《法治周刊》也为我的梦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一开始,我的文字只是零星见报,后来,同时有五六篇文章被刊载,很快,我的剪报册便变成了厚厚一本。随着文字的被肯定,我在工作上也变得能独当一面。我坚信,是《法治周刊》给了我更好的锻炼,让我迅速成长。
    现在,我被遴选到晋中中院,工作上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但不离不弃的仍然是《法治周刊》。感谢《法治周刊》与我的深厚情谊,我想,不管自己的梦想航行到哪里,《法治周刊》始终会是我航行的航道,助力我扬帆起航。
    8岁,正是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少年,假以时日,必成参天大树。相信《法治周刊》还将创办下一个 400期,1000期,多年后,她仍不忘初心,不改初衷,恰似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