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6月12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2]

方寸粮票见证时代大变迁

退出市场的粮票,如今已成为收藏界新宠
  40年前,粮票依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命根子”。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没有它,就得饿肚子。改革开放后,随着粮食产量的提升,食物品种的日渐丰富,人们的餐桌开始丰盛起来。
    1992年底,曾经伴随了人们37年的粮票,退出历史的舞台。此后,它逐渐演变成一种融合历史与文化的收藏品。一张张方寸大小的粮票,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也记载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的沧桑轨迹。
  [突破]从农村开始
    民以食为天。
    到1978年,作为粮食统购统销产物的粮票,已在我国发行23年。山西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也在发行地方粮票。那个粮食短缺的时代,粮票是城镇居民购粮的凭证,“没有粮票,寸步难行”,人们过得是“有啥吃啥”的日子。
    在农村,“一大二公”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统一经营、农民集中劳动、粮食平均分配。这种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在低水平徘徊。数据显示,1978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还停留在1957年的水平,农民生活较为贫困。
    1978年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一间低矮破旧的茅草屋里,18位衣衫褴褛的村民就着昏黄的油灯,以“托孤”的形式,冒着坐牢的风险,在一份契约上摁下红手印,共同起誓,瞒上不瞒下,瞒外不瞒内,把田地分到各家,搞起了包产到户。
    他们并未想到,当初为填饱肚子的“歃血为盟”,迈出的正是中国粮食体制改革的第一步。
    红手印一摁,土地就被寄予了最大的期许,这极大地释放了小岗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不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仍然坚持“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如果知道了这些历史,后人就不难理解那份契约的“生死”分量。
    当时,尽管包产到户属于“禁区”,但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闸门已缓缓开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从1979年开始,国家恢复粮食集市贸易,开展粮食议购议销业务。议购议销,是在坚持粮食统购统销前提下,按国家规定幅度价,随行就市,进行交易。
    粮食集市贸易的恢复,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陆续增加。这也让市场上的粮食,多了起来。
  [求索]从“禁区”出发
    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然而,“禁区”并没有被打破。
    1979年4月的一天,小岗村包产到户的“惊天秘密”被发现。是立即扼杀还是等等再看,安徽省各级政府选择了后者。
    很多人并不知道,就在这一年,原吕梁地区离石县、原临汾地区闻喜县等地在当地县委领导下,已出现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到户的责任制。遗憾的是,如此良好的开端,却未因势利导及时推进。
    到 1980年初,安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取得重大成效。“包产到户”及“包干到户”,开始在全国许多村庄蔓延开来。
    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了《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讲话,肯定和支持了安徽农村改革经验。
    同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区、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着重讨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最终形成1980年75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认可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可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推进]先解放思想
    1980年冬季,75号文件下达到农村基层。部分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认为,中央已经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就可以搞。在山西,进入1981年春季,“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以星火燎原之势展开。
    可是,有些人对此却顾虑重重。究竟为何?太原市档案馆保存的几份档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1982年5月21日,中共山西省委向中央提交的《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的报告》中提到:“去年(即1981年)春天时,县以下干部对责任制(特别是对包干到户),思想不通甚至抵触不干的,占到 40%至50%。”
    思想不通,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些基层干部认为,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就是“分田单干”“复辟倒退”。其中有少数基层干部,放弃领导、撒手不管。
    对于部分农民而言,他们主要存在“怕变”的思想,担心好政策能否长期执行下去。
    经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宣传,到1981年10月,这些思想问题基本解决。有农民感叹:“现在不用怕了,可以一心一意闹生产。”
  [谢幕]粮票成藏品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1年、1983年,虽受自然灾害影响,但山西省粮食总产量小幅度稳步增产。1984年,山西省粮食普遍丰收,产量达到87.2亿公斤。与此同时,鱼、肉、禽、蛋等副食也日益多了起来,人们再也不用被吃饭问题所困扰。
    为了进一步活跃山西省农村经济,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山西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85年)35号文件精神,决定从1985年4月1日起,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1985年,山西遭受严重春旱,粮食减产。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再出新举措,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从1988年起,山西粮食生产结束了徘徊的局面,市场上的商品和粮食越来越多。在这之后,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人们不用再凭票购买副食、酿造产品,手中也有了较多的存粮。
    1992年12月份至1993年1月1日,山西各地市陆续放开粮食销售价格,人们使用了37年的粮票彻底退出了生活。
  [发展]不停的脚步
    事实上,当年取消粮票这一举措,大多数人回忆起来并无太多强烈的感觉。
    那时,有的人担心政策有反复,荷包里攥着的粮票一直不敢扔掉。如果政策一变,一家人就只能饿肚子了。
    其实,粮食产量的提升,为这一年山西粮食销售价格放开的平稳过渡已经提前开路。《山西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回顾与探讨》一文中记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粮食产量增长较快,1990年山西粮食产量达到969万吨。
    粮价放开后,山西粮食生产出现了快速增长:1996年,山西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达到1077.1万吨;2004年至2007年,有3年粮食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标志着山西省粮食生产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2017年,山西粮食产量达到1299.9万吨。
    如今,大米、白面、鸡鱼肉蛋已是家常便饭。
    改革开放的40年,日渐丰富的“米袋子”,让人们从吃不饱到吃饱,由吃饱再到吃得好,生活的幸福感越来越强。退出市场的粮票,如今已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一张张方寸大小的粮票,见证了生活的变迁,也折射出了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晨报记者梁耀华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