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6月08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2]

名师解析2018年高考作文题

  6月7日上午,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备受关注的高考作文题目也随之出炉。
    今年山西高考作文题目是材料作文,大致给了中国2000年至今发生的一些事情、中国取得的一些成就,有9个事例(从2000年“世纪宝宝”,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天宫一号,村村通公路,精准扶贫,互联网普及,全面建小康,到2035年实现现代化),自由选择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想像一下这篇文章可封存到时空胶囊内,给2035年那年18岁的人读。
    在此,本报邀请山西省语文教学能手宋杰和太原五中高级语文教师赵明生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进行解析。
  体现“世纪宝宝”的时代使命和梦想
  ◎名师简介
    宋杰 山西省语文教学能手,太原市“双高”教师,山西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8载,被多所知名中学聘为高考作文客座讲师。
  高考作文材料体现五大趋势
    今年的作文材料,是在近三年作文趋势上的大延展。和以往高考作文材料对比分析,能清晰地确定今年的作文材料具有五大趋势:
    更具切身性 选取和中学生息息相关的热点事件,表达同学们对现实人生的认识与感悟,并真实地体现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追梦情怀。
    更具开放性 把话题直接放到桌面上,自由选择,梳理关系,筛选角度,减少押题内耗,增加写作压力。
    更具辩证性 寻求“多元多维”突破,找到彼此联系,不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
    更具时代性 小家、大国与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权责担当与梦想展望。
    更具深刻性 口吐莲花式的作秀已经过时,得势不得分,更需要辩证分析、深入本质、剖析内因,审美、思想与价值情怀并举。
  深度剖析 多元思维
    今年的作文材料从2000年到2035年,涵盖了7个特殊而有代表性的时期,其中有机缘际遇、机遇挑战、追梦圆梦,更有与祖国一路同行的责任与担当,这7个时期分别体现了7代人独有的际遇机缘和使命挑战,如果只抓住每代人面对的社会变化和不同梦想去写,其实并没有抓住这个作文的核心立意。
    这个作文材料最大的秘密在于3个时间节点:2000年“世纪宝宝”出生;2018年“世纪宝宝”长大成人;把这封信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而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逻辑关系呢?其实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关系,并由此体现出时代使命和梦想。
    曾经的“世纪宝宝”,如今已长大成人,参加高考,迎来人生第一次重大机遇和选择,将来还会迎接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责任和担当,在追梦中圆梦,在圆梦中继续追梦,在继续追梦中将它沉淀为生命中或下一代最美的梦。
    中国把新时代的使命交到了这一代人手中;在急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这一代人要做勇立潮头、踏浪而行的“弄潮儿”;把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在一起,留待2035年开启,这一代人是时代的“造梦者”。
    今年的作文体现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七大思维:
    战略思维 从全局和长远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思考和处理问题。
    底线思维 充分考虑面临的各种问题、困难和风险,立足实际设定最低目标、争取最大期望值。
    系统思维 从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上把握事物的关联性、整体性。
    辩证思维 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创新思维 与时俱进、求新求变、以新颖独到的方法解决问题。
    法治思维 运用法治理念、原则、规则,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民本思维 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亲民、爱民、为民。
    今年的作文具有政论化趋向,这是一种新的变化和暗示:不读书不行,读死书不行,不思考不行,不闻家国事不行,不担当没梦想更不行。
    综观近十年的作文主题,用十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人性、自我、家国情、文化、自然、社会美。
    人性:真善美爱、宽容感动、真诚奉献、自然优美、谦虚低调。
    自我:信念责任、底色本真、成长坚毅、经营自我、恪守心灵、青春芳华、隐私开放。
    家:亲情(父爱母爱)、家庭教育、精神家园。
    国:法治民本、民族尊严、战略发展、强国富民、中国梦想。
    文化:传统美德、道德自律、流行时尚、生活哲理、传承自信。
    自然:平等敬畏、环境保护、回归共处、绿色生态、人文自然。
    社会:竞争合作、共享双赢、机遇发展、创新保护、诚信开放。
  逻辑辩证 收放结合
    今年的作文重心不在审题,在于深度辩题、理性思考和妙手著文。到底该怎么写呢?要做到16个字:有收有放,大题小做,小题深做,大小合做。切忌面面俱到,否则面面都不到,要点铁成金、点面结合。文章要做到:鬼立意,美题目,魔开头,神表达,匠构思,巧结尾。在一篇文章中,文化就是档次,首尾就是魔力,结构就是骨架,真情就是血肉,你的声音和情怀就是文章的灵魂。
  角度十分宽广切入点不拘一处
  ◎名师简介
    赵明生 太原五中高级语文教师,从事高考研究近30年,多次评阅高考试卷,常被电视台特邀,评析高考作文,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语文答题技巧与方法。
  命题指向
    关注现实生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代发展脉络,明确国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及遇到的一些灾难,清楚一代代人在祖国建设中所付出的努力,回顾自己在这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人与事,所看到与感受到的种种,然后把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再交给未来的新一代青年,让他们知道这个国家、自己周围曾发生过的种种大事小事,从而对生活、生命及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有所领悟。这是此题的写作与思想目标。
  作文材料解读
    此题目比较新颖,具体体现在:一是内容丰富,所提供的事例共有9个之多,考生不会发愁没有可写的内容。二是所给事件内容性质各不相同,有的是生命的诞生,有的是国家大事,有的则是身边的具体细微之事,有的则是国家未来的奋斗目标,大与小、国家与自己、现实和理想、情感与思考、历史和未来都有,可以更好地放纵考生的各类思维,展示他们不同的才华与思想认识。三是所提供的这些材料,内容上有着紧密的相关性、联系性,可以让考生更好地展开联想,引发思维,从现实出发,从自身的生活入手,去思考某些问题,从中领悟到某些道理,受到一定的启示。四是驱动性任务非常明确,那便是穿越时空,把自己的感受感想、思考结果,通过时空管道,送给未来新一代的青年来读。这样既在国家建设发展方面形成一个较为统一完整的历史过程,又将这些主要事件传递给下一代人,无形中,让考生得到一种历史纵深感,增加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感。
  写作要求解读
    写作方面,一是就材料所提供的事件谈自己的认识看法,二是文章写成后,要给未来一代人阅读。这两个要求,看似不相关,实则是一码事,里面有诸多的内容贯穿着、连接着,而且这个要求又与文章的中心紧紧相关联。如果没有一个明确而集中的中心,本题的写作要求便难达到。
  写作方向解读
  这个题目谁都可以来谈,但谈得如何,谈到何种程度,则是另一码事。此题紧扣教学大纲,依照此届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出题,没有超纲,又可避免空洞的说教,还能考察出学生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关注到了生命、文化、科技、使命的继承和发扬,应该说是个优秀的作文题。那么,考生该如何去写呢?
    首先,要将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性质的事件进行一下归类,如由“世纪宝宝”、汶川地震、全面建小康,到2035年实现现代化,可以总结出珍惜生命、努力前行这一主题;从北京奥运、天宫一号、互联网普及,可以得出科技强国,创新前进这样的主题;而从村村通公路、精准扶贫、全面建小康,可以感受出由贫到富之路需由我们自己开创这一主题。另外,还可以由“世纪宝宝”、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立意,谈机遇和命运与使命,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普及、全面建小康、到2035年实现现代化,来谈自己的青春理想与大国之梦的联系,让青春伴国家之梦一起成长。另外,如果独辟蹊径去写时间如电,要珍惜青春也可以,再如生命成长必需的要素,个人的担当与国家未来,互联网对人类的作用,时代进步的关键,浑浑噩噩度人生的悲剧,青春如何才能闪亮,中国精神探究,大国在前进,历史发展的方向,都是可以的。角度十分宽广,切入点也可以不拘一处。
  注意问题
    写作中要注意:不可太杂太乱,什么都谈,从此事到彼事,由此时到彼时,却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事件,文章的中心自然会混乱,难有一个固定的中心主旨;切忌贪大求空,每件事都谈一下,哪件事也说不透,到头来都是空空而谈;不要成为政治答卷,写作时一定要从语文的角度去分析、去写作,要有才华、有文脉,有一定的理智或情感,不能干瘪乏味;不能面面俱到,而导致面面不到、分析肤浅;注意驱动性任务,要想像一下文章的中心和未来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有无相关性,什么样的感受才可以把对方感动,让更久远的人受到启示。立意时便要思考到这一点,写作时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这才能凸显文章的灵魂。
    最后,文体可自由选择,如写信、写散文、发议论、记日记,或是写推荐信、演讲词。 晨报记者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