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5月18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9]

“绿色施工”助力示范区提升施工品质

  这里没有印象中的泥水遍地、尘土飞扬,硬化好的临时道路干净平整,工地周围安全警示标语随处可见,施工工地上雾炮机、洒水车、湿扫车、环保除尘洗车机等实施设备齐全,走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项目施工工地,“绿色施工”已成为最大的亮点。
  多项降尘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5月15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大运路项目辛村附近的一段施工工地的外面,一名工人正在清洗由围挡做成的“文化墙”。清洗过后,围挡焕然一新。工地内,一台抑尘雾炮车正在进行湿扫作业。雾炮车一过,原本干燥的路床瞬间变得湿润起来。“我们负责的这一段大概三公里左右,配有两台雾炮车。”司机告诉记者,仅他驾驶的这台车,每天就要喷洒12车水,“一车水能装10吨,一天喷洒120吨水,能够有效起到降尘,防止二次扬尘污染。”
    在京东亚洲一号项目工地,位于工地南侧的环保除尘洗车机已经完毕,“这里将是出入工地的路口,路面已经完成了硬化,工地封闭之后出入工地的车辆都必须经过这个环保除尘洗车机进行清洗,防止将泥土带到工地外面的路上。”正在现场指挥吊装简易房的负责人表示,按照示范区“六个百分之百”的施工要求,必须把环保工作做足、做好。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示范区的其他项目建设现场,在北格街项目现场,几名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工地入口处来回测量,为建设湿扫池座准备。在宇傲汽车项目现场,出入工地的路面整洁,工地内遍布防尘网,“为了防止扬尘污染,我们把工地外面的空地也铺设了防尘网,目的就是为了做到‘绿色施工’。”该项目现场的一名负责人说道。
  基坑降水循环利用变身养护用水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绿色施工”还体现在节约用水,循环利用上。因不少项目正在进行基础建设,基坑比较深,加上地下水水位较高,不少项目工地便想方设法将这些基坑降水循环利用起来。
    在大昌路道排工程现场,一名负责对周边道路进行湿扫作业的司机正往湿扫车的储水罐中装水。记者注意到,装入储水罐中的水非常明净。据司机介绍,这些水来自于项目现场的基坑降水,“每天我都会过来拉两三车。”在湿扫车的旁边,是一个大型的蓄水罐。从基坑中抽出的地下水被排入蓄水罐之后,经过沉淀和简单的过滤之后,原本还混有杂质的水便变得明净起来。“这些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作为洗车喷淋、混凝土养护、工地现场扬尘作业的喷雾降尘处理等用水,既能解决基坑降水的排解问题,也做到了循环利用。”项目现场的一名负责人说道。
    这样的方法也在其他一些项目工地上使用着。在大运路项目现场,同样设有蓄水池用于存放基坑降水。“每天的用水量比较大,如果去周边的村庄加水,不仅会加大成本开支,也会造成周边村庄居民用水的紧张。把基坑水简单处理后利用起来,不仅解决了养护水的来源问题,也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更可以达到节能、节水、环保的效果。”该项目工地的负责人说道。
  严格整治路面抛洒滴漏不松劲
    在加强项目工地内部施工要求的同时,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也主动出击,从外部加强对各项目的监管与查处力度。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在京东亚洲一号项目附近正好遇到了一支来自综合执法局的执法队员对各项目工地进行巡查。“除了对日常的环保工作进行检查外,重点查处土方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抛洒滴漏问题和无证运输的问题。”执法队员表示,近期他们就查处了几辆无证运输的土方车,并按照规定进行了严肃处理。
    据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综合执法局负责人高润林介绍,为严格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执法队员采取主动出击的工作方法,进入各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宣传活动,同时对各工地加强查处力度。在检查过程中,除对每一个施工单位都进行检查外,还重点查看施工单位的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坚持“桩点盯守、徒步巡查、机动巡逻”三合一的“点、线、面”管控工作机制,严格要求土方运输车辆在工地进出口路面就进行冲洗和密闭运输,“对存在问题的施工工地,执法队员们在现场取证后,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改正,并责令其认真学习相关法规,保证今后严格守法。
    据介绍,在最近短短五天的时间内,综合执法局各园区执法中队以已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有利维护了示范区的建设秩序。 晨报记者乔建彬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