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5月11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解读晋中市开发区“1+10”联合体

  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作为山西转型综改的一大主战场,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目标,按照省、晋中市产业规划布局,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晋中市其他县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全面打造“1+10”产业体系,引导晋中市产业集约集聚,进一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开发区在晋中市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
  什么是“1+10”联合体
    晋中市开发区“1+10”联合体是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与晋中市各县 (市)开发区 (园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松散性合作组织,是晋中市开发区相互交流,开展区域产业协同联动和“飞地经济”合作的桥梁。“1+10”联合体的“1”指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包括大学城产业园、汇通产业园、科技创新城晋中片区、潇河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园五个园区,重点培育现代物流/信息、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转型、创新驱动、体制改革、绿色发展、投资环境五大示范功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绿色发展的先行区等新型城区。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在“1+10”联合体中起核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各县(市)开发区(园区)协调发展。“1+10”联合体的“10”泛指晋中市10个县(市)所属的开发区(园区)。各县(市)开发区(园区)作为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的联动板块,遵循晋中市开发区产业规划,实现统筹规划、协同发展。
  2
  为什么要成立“1+10”联合体
    一是借鉴中关村等先进地区的经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因素,通过建立联合体实现产业合作联动,将晋中市10个县(市)开发区联合起来,形成主导产业,增强经济总量,从而提升在全市、全省、全国的站位。
    二是开发区改革创新的需要。发挥示范区“主战场”和晋中“集团军”作用,首先为晋中市各县做示范,在晋中市带头进行改革、创新。
    三是加快实现资源共享的需要。晋中市各个县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各自区位优势、文化底蕴、产业优势等。成立“1+10”联合体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地域限制,通过“飞地经济”等建立利益协调共享机制;要在晋中市范围内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3
  “1+10”联合体成立的依据和宗旨
    晋中市开发区“1+10”联合体成立的依据共有四个,一是晋中市委、市政府关于晋中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市发〔2017〕16号);二是晋中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的实施意见 (市发〔2017〕11号);三是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中市开发区“1+10”联合体产业合作联动暂行办法的通知(市政办发〔2017〕105号);四是晋中市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晋中市开发区“1+10”联合体联席会议制度(试行)和章程的通知 (市开办发〔2017〕1号)。“1+10”联合体的宗旨是以建设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战略决策为指导,遵循省、市产业规划布局,以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为策源点,示范、辐射、引领、带动全市其他10个县(市)开发区(园区)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构建“1+10”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强全市开发区(园区)的交流合作、互补联动、协调发展,促进各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避免同质化和低水平恶性竞争,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化和错位发展的开发区发展格局。
  4
  “1+10”联合体功能定位及战略规划
    各开发区(园区)按照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聚集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技术创新链和经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打造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发展共同体。全市开发区将形成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的产业板块,积极发展产业园区“飞地经济”。同时,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促进企业之间的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在经贸交流、品牌推介、产品展销、投融资信息、商务政策培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
    “1+10”联合体的战略方针是立足晋中,放眼国际,走向全省、全国。具体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针对晋中市各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比较优势,加大项目向优势产业区域转移对接力度,在全市开发区之间形成各具特色、关联互动、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避免同质化和低水平恶性竞争。第二步:在全市开发区“1+10”联合体合作联动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以晋中市开发区“1+10”联合体为大“1”,逐步构建全省开发区“1+N”联合体,将项目承接转移工作向市外、省外拓展。第三步:以全省开发区“1+N”联合体为更大的“1”,积极参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战略,直至与“一带一路”接轨。
  5
  “1+10”联合体的合作模式
    产业融合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主要包括:“飞地经济”模式、“总部经济”模式、园区合作模式等。其中,“飞地经济”模式和“总部经济”模式是“1+10”联合体的主要合作模式。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通过“飞地经济”,一是对单个开发区(园区)无法引进或落不了地的项目,通过协同联动合作,促进项目顺利签约、落地。二是针对各开发区(园区)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不高的企业,或受土地、环境、能源、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困扰的项目,通过“腾笼换鸟”和二次定位,加快产业链成龙配套与资源整合,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各开发区之间根据各自产业定位和资源优势开展项目互飞,同时做好飞入项目和飞出项目的服务工作,共同扶持项目发展。每个开发区(园区)既可作为项目“飞入地”,又可作为项目“飞出地”。
    “飞出地”与“飞入地”就飞地项目充分对接,平等协商,本着“谁合作、谁受益”的原则,采用“一事一议”“一项一策”的方法,在征求飞地项目主体意见的基础上,签订《“飞地经济”合作协议》,双方分享由项目带来的统计数据和税收等成果。
    “总部经济”是为了充分发挥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或各县 (市)开发区(园区)的品牌、区位、人才、科研等优势,吸引企业将管理、研发、营销、物流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向某一中心园区集聚,将资源依赖性强、环保成本大、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环节布局到其他优势资源园区,实现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不同园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形态。
    具体做法为:一是坚持总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集聚优势资源,培育创建一批有特色的总部型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引导各县(市)开发区(园区)现有企业特别是优势企业通过技术、资本等要素输出和管控,做大做强总部经济。鼓励省内外大企业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向晋中市集中高端业务。三是建立总部经济“绿色通道”,制定总部经济优惠政策,在企业总部办公用房、人才引进、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予以支持。
  6
  “1+10”联合体议事形式
  “1+10”联合体议事形式主要是联席会议,会议由晋中市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并主持,会务工作由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协调各开发区(园区)组织落实。
    会议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进行。其中定期会议分为:综合性会议和专业性会议。
    综合性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各个开发区(园区)阶段性工作情况,分析下一步趋势;发布企业和项目信息,进行沟通和对接;研究讨论日常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对重要工作提出对策和措施等。
    专业性会议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各开发区 (园区)同源企业、同类企业、关联度较强的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和合作;邀请国家、省、市部门和各省市商会(行会)、专家、领导讲解培训有关产业政策,讨论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商讨下一步工作措施等。
    不定期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讨论“1+10”联合体建设中的重大方针政策或需提交市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研究处理需要统筹协调的重大项目、突发情况、热点难点问题等。
  7
  “1+10”联合体相关机构
    晋中市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是“1+10”联合体的领导机构,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是“1+10”联合体的协调服务机构。
    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旨在以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为依托,把新兴产业体系和布局辐射到10个县(市),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遵循“五个原则、三个机制和一个模式”开展工作。五个原则是规划统筹、产业协同、资源共享、服务联动、合作共赢;三个机制是规划调控引导机制、重大项目统筹落地机制、利益分配协调机制;一个模式是通过联席会议,搭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产业集聚发展服务平台。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1+10”联合体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我们要发挥“1+10”体制机制的优势,发挥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机制,拓宽服务,加强协调,推进全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和协调发展。
  (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