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4月16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我给邻居写对联

  我父亲是民国时期的高小毕业生,他不仅懂得当地的民俗风情,更是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每逢春节,或遇到婚丧嫁娶、盖房起屋的大事,村里人都请父亲为他们写对联。
    在父亲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我也对写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每天照着父亲写的毛笔字练习。久而久之,我的毛笔字也大有长进。
    我上三年级的那个寒假,一过腊月二十三,村里人就裁好红纸,请父亲到家里写对联。那时,家家都要供奉灶神、财神等天地诸神,在他们的牌位两边还要贴上红对联。由于春联太多,父亲写不过来,就让我帮忙写。
    我第一次是为本家一位大爷写的。大爷是个泥瓦匠,大字不识一个,他把我叫到他家里,给我备好笔墨,我就在他家炕头的方桌上写对联。写好后,大爷直夸我写得好,可我知道,其实他根本看不懂我写的是什么。
    大年初一,我给大爷拜年时,突然发现我写的灶神对联少了一个字,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回宫降祥。我一下傻眼了,心里咚咚直跳,我不好意思地告诉大爷:“下联我少写了一个‘吉’字。”大爷一听,哈哈大笑,说:“没关系,有个意思就行,灶神爷要真能降吉祥,大爷我还用整天和泥瓦打交道吗?”听了大爷的话,我的心情平静了些,但脸上一直发烫。
    我上高小时,也算是村里的“小书法家”了。有一年,村里有个94岁的老大爷病逝,他的家人让我在白纸上写副对联。这可把我难住了,我真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当时,父亲正好到县里参加培训去了。老大爷家人对对联内容没提要求,只是说:“随便写吧。”我灵机一动,写了一副对联:人老自然死,儿女常相思,并拿给他的家人看,来人很满意,他拿上写好的对联立刻贴到大门的两边。“文革”期间,因为每天要写大字报,我的字也大有长进,甚至在我工作的地方——太原重机厂都小有名气。因此,每逢春节前,我都帮厂办、宣传部、邻居家写对联,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
    1995年,太重宾馆开业,我题写的“太重宾馆”四个字被厂办选中,制成霓虹灯挂在宾馆楼顶。到现在,宾馆楼顶的“太重宾馆”四个字仍在闪闪发光。
    进入21世纪,商家大量印制春联。人们图方便,买对联贴,毛笔书写的对联也就很少见了,就连太重集团退管处每年春节送给退休劳模的对联都是买来的。买来的对联虽然光鲜好看,但年味却淡了很多。
    从去年春节开始,太重集团退管处别出心裁,给退休劳模送上了书写的红纸黑字春联,结果大受欢迎。我也是受邀书写对联的一员。我每写完一副对联,总觉得一股股浓浓的年味儿飘来,似乎回到了小时候。 贾更新(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