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2月07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每年寒假,省儿童医院都会收治不少遭受意外伤害的孩子

家长请收好这份“安全急救指南”

  ■晨报记者高慧娟采写
    今年寒假已拉开序幕,家里成了熊孩子们的“战场”,而在“战场”上受伤在所难免。2月5日,山西省儿童医院儿外科护士长安果仙告诉记者,每年寒假期间,孩子们可能会遇到跌倒摔伤、烧烫伤、异物卡喉、被动物咬伤等各种意外伤害。其中,摔伤 (坠落)占34.34%,动物咬伤占33.17%,刀(锐器)伤占10.69%,之后就是钝器伤和烧烫伤。
    安果仙说,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家长们冷静、沉着、迅速地采取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争取时间,减少事故造成的伤残和死亡。
  摔伤出血
    每隔10年注射一次破伤风疫苗
    “回去一定要认真观察孩子的伤口部位。”7岁的小刚嘴巴磕破了,在医院处理完伤口离开时,安果仙叮嘱孩子的奶奶和爸爸不可麻痹大意。“总觉得孩子在家里最安全,没想到刚放假就磕伤了。”小刚的爸爸告诉记者,事发当天,兴奋的小刚在客厅跑来跑去,被老家具上凸出来的钉子绊倒了。
    绊倒时,小刚的嘴巴磕在了桌子上。“看到孩子嘴巴流血了,我就赶紧摁住止血。”奶奶说,虽然有些肿,但孩子哭了一会儿就开始玩耍,应该没事了。“没想到半夜里,孩子开始发烧,嘴巴更肿了。去了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贯通伤 (外物穿透组织又穿出人体所致的损伤),里面还有脓液。”
    对于外伤出血,安果仙说,如果是小伤口,家长应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如果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可以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如果出血不止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法。“虽然大部分儿童都接种了百白破疫苗,在11-12岁时要再加强注射,但为保证效果,建议每隔10年注射一次破伤风疫苗。”安果仙说,只要在最后一次疫苗注射的5年内,即使孩子受到一次高危险的外伤,也不太要紧。医生在处理时,只需注射一针预防破伤风的疫苗就可以。
    此外,安果仙建议家里常备一些急救物品,包括消毒纱垫、绷带和三角巾、医用胶布、创可贴、消毒棉签、抗生素软膏、碘伏等。
  异物卡喉
    家长要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在饮食方面,家长要指引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坐在椅子上安静地吃饭,不要一边走一边吃。家长也不要在孩子吃饭时逗孩子。”安果仙说,给孩子吃的食物也要注意,不要给学龄前的孩子吃整颗坚果、果冻等,以免堵塞到气道内。
    此外,易导致窒息的物品还包括纽扣电池、螺丝钉或螺母、气球、硬币、小石块、玻璃球、玩具的小零件、笔帽和珍珠等。安果仙说,孩子发生异物卡喉,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引起的后果还是很严重的。“如果孩子突然说不出话了,停止了活动,小脸憋得发青,呼吸困难,那八九不离十是被卡着了。”安果仙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尝试取出异物。
    首先可以尝试让孩子弯曲身体,低下头,大人用手掌猛击其后背,尝试将异物拍出。或者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从孩子的后面,用手臂环抱住其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内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异物取出后到医院做细致检查。
    如果异物取出后,孩子还是没有呼吸,应马上做人工呼吸。让孩子平躺,抬高他的下巴,用手指捏住他的鼻子,然后再用嘴唇封住他的嘴巴,每3分钟做一次呼吸动作,并且每分钟检查一次;如果孩子仍没有呼吸或脉搏,就要快速挤压胸部,再做人工呼吸。
  动物咬伤
    孩子被猫狗咬伤一定要注射狂犬疫苗
    被兔子、乌龟咬了要不要打狂犬疫苗?安果仙说,很多市民通常把“被咬伤”和“患狂犬病”画上等号,其实不然。那究竟哪些情况下被咬伤才有必要接种狂犬疫苗呢?
    安果仙说,狂犬病之所以被称为狂犬病,因为犬是引起人患狂犬病的最主要因素。全球范围内,99%的狂犬病病例都来自犬类的感染,剩下1%的病例来自自然界的宿主动物。
    宿主动物包括食肉目动物和翼手目动物。“食肉目动物就是食肉动物,包括猫、狗、狐狸、狼、熊猫等;翼手目动物,简单来说就是各种蝙蝠。”“经常提及的啮齿类动物(各种鼠类)和兔形目动物(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无此类动物引起人患狂犬病的证据。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等动物也不会感染或传播狂犬病病毒。一旦被咬,只要及时清洗伤口,防止感染就好。”安果仙表示,和这些小动物不同,如果孩子和猫、狗玩耍时被抓伤,家长一定要紧急处理伤口。“处理伤口时,先用大量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不要包扎伤口,尽量让伤口暴露。之后,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治疗,注射狂犬疫苗。”
    安果仙说,很多家长认为宠物猫、狗已经注射了疫苗,孩子就不需要注射了,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其实,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有了孩子后家里不要养猫、狗等宠物。”
  烧烫伤
    先判断程度,轻度烫伤用冷水冲洗
    接受采访前,安果仙刚为一位孩子做了紧急烫伤处理。
    这位不到6岁的小男孩在厨房里打翻了奶奶放在灶台上的一锅热汤,导致双脚被烫伤。
    孩子父母在微信朋友圈里请教亲友,“孩子被烫伤,应该如何处理”?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涂上鸡蛋白,因为鸡蛋白是蛋白质,可以形成保护膜;有人说涂芦荟;有人说涂牙膏;还有人建议涂蜂蜜或茶籽油……
    对此,安果仙表示,发生烧烫伤后,为避免继发感染及增加医生清创困难,创面不能涂抹任何药油及药膏,应用干净敷料松散覆盖。
    安果仙介绍,烧烫伤分为三种程度。一度烫伤最轻,只损害皮肤表层,有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二度烫伤属中度烫伤,不但损害表皮,而且也伤及皮肤中层,有水泡、疼痛明显;三度烫伤最严重,皮下、脂肪、肌肉都会受到损伤,伤口呈灰或红褐色,甚至会变黑变焦。
    如果出现了深度烧烫伤,应尽快去医院处理伤口。而较浅的烧烫伤,应把受伤部位置于水龙头下,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这样做可以降低烫伤皮肤温度,减少烫伤处的进一步损伤,同时用水冲洗也能减轻疼痛。
    皮肤完整的,可用冷水冲洗或浸泡;皮肤不完整要先包扎,然后在外用冰袋降温。当烫伤处有衣物覆盖时,不要着急脱掉衣物,可先用水冲洗降温,用剪刀剪开衣物。假如烧烫伤部位出现水泡,不要挑破。如果发现伤口有感染的迹象或身体不适,应及早就医。
  这些意外也需要注意
    ■交通安全
    外出时,事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孩子在人行道内或靠路边行走;注意往来车辆,不要斜穿、猛跑;要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安全车辆。乘车时要提醒孩子扶好扶手,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车上打闹。
    ■饮食安全
    放假了,要注意孩子饮食安全。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家长要到正规市场、超市购买食物;家庭药品应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如果孩子一旦误服了药品,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抢救。
    ■取暖安全
    冬季寒冷,在取暖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孩子煤气中毒、电伤、烫伤。一旦发生煤气中毒,要打开门窗通风,及时到医院就诊;在用电取暖的房间,不要让孩子用湿手、布等触摸或者擦拭电暖设备、插头,更不能随便拆卸;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将热水、热汤、取暖器等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防滑冰溺水
    孩子出门玩耍时,提醒孩子不要到设有防护栏、警示牌、自然结冰的江河、湖泊、水池等冰面滑冰,防止发生破冰溺水事故;如果有人不幸落水,应及时向附近大人求救。
    ■防拐防骗
    春节将至,诈骗、绑架、偷盗等事件增多,请告诉孩子注意事项,以防被拐骗。告诉孩子不要随便与陌生人交谈;不能随意透露家庭住址、电话等私人信息;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或坐陌生人的车子回家,以免上当受骗;独自在家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防高处坠落
    冬季,室外天寒地冻,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待在家里。可孩子渴望外面的世界,就趴在阳台向外眺望,这些举动无疑增加了坠楼的风险。所以,千万别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别让孩子单独在阳台玩耍,不要让孩子在沙发和床上蹦跳。
    如果孩子发生危险,可及时与山西省儿童医院联系,具体联系方式为:
    如需就诊、咨询、挂号,请拨打0351-3360320;
    如需急诊 (24小时),请拨打0351-3361691;
    如需外科门诊(周一至周五8∶00-12∶00;14∶30-18∶00),请拨打0351-336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