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1月13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政府工作报告“科技版”来了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到这些数字
经济
高质量发展
GDP 达到3.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

现代化
产业体系建设
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长15%以上

能源
革命
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左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4%

  1月12日上午,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山西省人民政府代省长金湘军作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今年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为“科技”划了哪些重点?

推进各领域数字化改造
  建设风电光伏五大基地,推进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加快抽水蓄能项目和新能源汇集站建设,发展移动储能。
  推进“两化融合”,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
  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千亿产业,做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和大健康、合成生物等百亿产业,加快量子产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大力培育数字产业,做强智能终端等优势产品。
  打造一批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加快推进各行业领域数字化改造,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数字融合应用新场景,启动“灯塔工厂”创建行动。
  加快发展智能市场,积极发展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中心。
  引导平台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在网络货运、能源产品等领域打造若干大型平台企业。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全省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发展技术和数据市场,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和加强市场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完善“互联网+监管”。

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
  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质量发展。适度超前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大盂产业新城与现有开发区整合,促进秀容新城产城融合,加快太原火工区搬迁改造,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
  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以国省公路沿线、旅游景区为重点,布局建设充换电设施,推进高速服务区能源岛建设。
  新建5G基站2.5万个,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河流防洪能力提升、现代水网等一批重点工程。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农业特优发展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

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职业教育整合优化、达标提档,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推进“111”“1331”“136”创新工程,重组2—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2—3家省实验室。
  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建设。
  实施“两个转型”科技支撑专项行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完成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任务。
  加快引育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努力造就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建立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机制,让各类人才大展身手。

大力发展数字消费
  再发放一批电子消费券和“爱心消费券”,促进重点领域消费加快恢复,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拓展消费场景。
  加快发展红色游、乡村游、露营旅游等新业态,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智慧旅游。

加大科创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健全国资数智化管理平台和监测体系,持续降低资产负债率。
  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支持重点外贸企业扩大特色优势产品出口规模,加强高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优质消费品进口。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严守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水浇地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有机旱作生产基地,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生态低碳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科学控制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碳排放,加快先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打好净土保卫战,抓好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重金属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进县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打造数字政府特色应用范例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制定出台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规划,打造一批数字政府特色应用范例,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全面推进各级政务大厅综合窗口全覆盖,推进“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工程,提升12345热线功能。
  持续推进“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促进公共数字文化发展。提升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水平,积极发展文博、文创、文旅产业,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记者 梁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