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10月22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 山西综改示范区专场发布会举行

探索实施上百项改革创新4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上半年GDP增速20.6%,中部六省高新区排名第一

  10月21日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六场发布会,也是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专场发布会,山西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董良,山西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曦,山西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崔俊林,介绍了山西综改示范区成立四年来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引领山西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四年来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引领山西产业转型升级
  山西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董良:
  转型综改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山西综改示范区于2017年2月正式挂牌,由太原、晋中的8个国家级、省级产学研园区组建而成,并向南北扩展,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担负着为山西转型综改先行先试、探路领跑的重大任务,是山西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主引擎。
  山西综改示范区成立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视察,并希望山西综改示范区“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山西综改示范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走在前、作示范、创一流。依托山西新兴产业电价政策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精密电子制造、合成生物、光伏产业、现代服务业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及智能制造,加快培育信创、碳化硅、蓝宝石、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一批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电科建成全国最大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材料基地,百度建成全国最大的人工智能标注中心,智奇高铁打造了全国最大的高铁轮对生产基地,上海凯赛生物与山西综改示范区共建的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一期投资约450亿元,努力打造引领全球的标志性新型 “两高一低”,即高产值、高税收、低碳排产业园。锦波生物全球首创“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园预计年底建成投产,逐步构建百亿级产业集群。依托中科曙光、百信等龙头企业打造信创软硬件集聚区,以快成物流、泛城控股、满帮科技、京东为龙头打造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加速推进中来光伏、厚生锂电池隔膜等一批领军企业项目。存量企业也在稳步发展,打造以富士康为龙头的千亿级精密电子制造产业园区,比亚迪EHS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等制造项目。网络货运、流量经济等新动能正加速形成,今年1—8月份,现代物流业实现营业收入390.16亿元,同比增长69.21%,运单量在全省占比约八成。建成全国首家数据流量生态园,吸引过百家省外企业入园,年营收规模预计达126亿元,数字产业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我们实行了“三化三制”改革,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对标自贸区先进制度成果,探索实施了上百项改革创新,4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称号。实施了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深层次激活内生动力和活力,搭建起优质高效的招商引资服务组织架构,形成“小管委+大公司”专业化产业化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了“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进一步理顺运行机制,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的基础上,构建起“一网通办+承诺制+标准地+一话通办+全代办+全程帮办”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服务,营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
  成立四年来,山西综改示范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太原片区2017—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2020年,我们努力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2021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20.6%,在中部六省高新区排名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片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2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5.26%;进出口总额1175.7亿元,约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0%,同比增长102.5%。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截至9月底,太原片区市场主体3万余家,较2020年末增长15.6%。
  山西综改示范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发展,落实“双碳”战略,提高项目质量,建设最优营商环境、最佳宜居宜业新区,把山西综改示范区建设成为全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高地,着力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洼地,更好地在转型发展蹚新路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答记者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山西综改示范区作为全省转型发展主战场、主引擎,近年来聚焦“六新”突破,引进了许多引领山西产业转型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如建设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打造全球领跑的千亿级合成生物新材料产业集群,请介绍一下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的建设发展情况?
  董良:2020年10月,山西综改示范区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打造全球领跑的千亿级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集群。目前,凯赛生物已被列入科创板“50指数”企业。
  合成生物产业园总规划用地10.83平方公里,一期投资规模450亿元。其中,由凯赛公司等投资250亿元建设的核心项目和产业园公共配套等项目,将于今明两年陆续建成投产,达产后产值将达千亿元以上。
  凯赛生物的生产原料来自秸秆、玉米等可再生物质,或石油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生产过程则完全运用“生物法”。核心产品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连续两年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生物基聚酰胺打破了国外石油法高档尼龙80多年的垄断,全产业链技术领先全球10—20年。我们以建设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为抓手,引进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力争形成“上游:合成生物新材料——中游:民用丝、短纤、工业丝、特种尼龙——下游:织布、染整,服饰、成衣,服装配件、服装辅料,改性工程塑料,玉米发酵副产物”的全产业链条。
  凯赛生物核心项目已开工建设3个,具体为:40000吨/年生物法癸二酸建设项目、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和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24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及500万吨/年生物发酵液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建设。
  同时,我们正在积极开展产业链下游招商工作,7个项目已签约落地,于近期陆续开工,11个对接项目已确定投资意向,正在快速推进中。园区公共配套项目大部分已开工建设,水处理及再利用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当前国内最大的工业废水分盐处理项目,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这样投资几百亿的特大项目,一般来讲要3—5年才能建成投产,但是山西综改示范区通过先行先试、管家服务、全方位配套等支持措施,核心项目预计两年就可以投产。项目一期全产能投产后产值预计在千亿元以上,可以说在未来,这一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合成生物新材料产业高地,将成为继富士康之后,山西综改示范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又一“新标杆”。
  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融媒体中心记者:山西综改示范区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一网通办+一话通办+全程帮办+调度督办”的政务服务体系,这在全省是一大创新,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崔俊林:首先感谢您对山西综改示范区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的关注。近年来,山西综改示范区坚持以深化审批服务、便民利企改革为突破口,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全区“放管服效”改革,初步构建了“一网通办+一话通办+全程帮办+调度督办”的政务服务体系。
  一是通过“一网通办”提效能。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运行模式,办理事项涵盖了企业入区、建设、发展全生命周期。目前政务服务事项“跑一次”占比78.8%,“马上办”占比39%,“0次跑”占比16.5%,线上办理业务达52831 件次。
  二是通过“一话通办”解难题。企业有困难、有诉求、要投诉,只需拨打一次电话,我们平台统一受理、统一调度,全方位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及投产、运营中的各类问题。目前累计办结各类问题3万余件,按时办结率、满意率100%。
  三是通过“全程帮办”树形象。在政务服务中心首创“全程帮办”服务,解决企业和群众业务不熟悉、流程不清楚等问题,实现“你的事、我来办”。帮办内容突破审批事项局限,为企业提供行业许可、工程建设、税务服务、政策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和配套服务等10个业务模块的帮办服务,累计帮办量已突破2万件。
  四是通过“调度督办”促落实。对于企业提出的困难和诉求,实行“调度督办”。如果规定时间未办结,实施“挂牌”督办;“挂牌”督办后仍未彻底解决的问题,纳入“13710”系统进行督办,并适时开展实地督察;对逾期较长仍未落实的事项,移交纪检监察工委督促办理,实现了企业诉求的闭环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改革思路,丰富改革举措,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给企业发展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为山西综改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山西广播电视台经济与科技频道记者:山西综改示范区整合了太原都市区内的4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1个大学城,并向南北扩展,总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成立四年来快速发展,成绩有目共睹,请介绍一下山西综改示范区成立以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陈曦: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山西综改示范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重要部署,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两高”“两最”总体思路,坚持服务企业,创新引领,不断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实现“走在前、作示范、创一流”。
  一、山西综改示范区成立以来基本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四年来,列入山西综改示范区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共208个,计划总投资约388亿元。目前已完工项目167个,完成投资233亿元,建成道路78公里、桥梁3座、综合管廊26.18公里、雨污水泵站4座、高压线迁改入地60公里。
  二、2022年新建项目建设计划。当前,我们正加紧推进2022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按照急需先行、确保落地、适度超前的原则,重点围绕核心区路网通达、企业配套、民生保障、征地拆迁等因素,将入区企业急需配套、民生需求强烈并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列为2022年建设项目。
  2022年新建基础设施项目98项,总投资151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62亿元,其中城市道桥项目73项,总投资99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41亿元;城市配套项目21项,主要包括污水处理、供水、防洪排涝、供电、综合管廊等,总投资43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1亿元;城市绿化项目4项,总投资8.8亿元。
  下一步,山西综改示范区按照确立的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发展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最佳宜居宜业新区的“两高”“两最”总体思路,加快基础设施配套进程,为转型发展蹚新路作出新的贡献。
  香港商报记者:近年来,山西综改示范区聚焦“六新”突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支持培育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着力打造山西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请介绍一下山西综改示范区如何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和产业集群的?
  董良: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山西综改示范区成立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创新在转型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部署,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提升发展新动能。在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壮大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科技创新在支撑引领产业转型、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作用逐步显现,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构建了全环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扶持办法》《支持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发布实施《支持人才发展实施办法》《创新骨干人才引进支持计划》等配套制度。全力推动普惠类政策清单化、培育类政策“公式”化、协议类政策“字典”化,采取不见面审批、线上兑现形式,实现了政策兑现的规范、便捷、高效、廉洁。2017年至2020年,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50余项,落实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扶持资金8.5亿元。
  二是大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支持以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面向山西综改示范区重大需求,积极引育国内外大院大所,布局高端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产业链升级提供先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23个。依托这些高水平创新平台,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并快速产业化。如:潞安化工与区所引进的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合作研发的晋华炉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黄庆学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的“手撕钢”领先全球。
  三是全力引育一流创新人才团队。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不断加大自主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引进吴光辉院士、张兴栋院士、华为原总工程师郑宝用、上海凯赛刘修才博士等一流科学家团队,60余项“六新”领域先进技术、产品落地山西综改示范区,为全区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建成39个院士工作站,60余位科研工作者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四是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先后与省内外高校共建科研平台延伸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布局建设京晋电子信息协同创新中心、山西—大湾区创新中心等20余个异地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打造成果集聚—中试—产业化应用链条,推动京津、长三角、大湾区等创新密集区前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五是持续做好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坚持“突出引导、上下联动、统筹支持、量质齐升”的原则,针对企业不同阶段成长需求,开展梯度培育和差异扶持。在全省率先完成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0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家,主板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晋兴板”挂牌企业94家,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集群化发展的良性格局。
  六是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双创”工作)。引进清控科创、中关村智酷、浙江菜根等一流双创团队,持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打造“智创城”双创品牌。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4家,国家级孵化器5家,各类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39.8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8000余家。
  七是全力支撑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发展。在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下,精密电子制造、合成生物、光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已初现雏形,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相关产业领域发展迅速。
  下一步,山西综改示范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发展,聚龙头、补缺项、延链条、建生态,推动一批重大转型项目落地投产,打造全省新兴产业新高地。
  山西法制报记者: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省开发区大力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山西综改示范区作为全省转型发展的主战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田,是如何推进落实的?
  崔俊林:山西综改示范区围绕落实“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坚持“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原则,以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为发力点,以压减事项、标准设定、帮办体系三项改革为切入点,加快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添转型发展动能。
  一是从压减切入。进一步精简调整政府统一服务事项,目前已完成环境影响、节能等11项区域评价,可有效降低企业前期费用。
  二是从标准切入。创新“标准地+承诺制+拿地即开工”服务新模式,大胆探索“标准地”供应方式,对项目用地设置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环境标准、能耗标准“五个控制性指标”,提前开展环评、建筑方案、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并进行前置审核。企业拿地后,并联高效办理建设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开工时间由原来的最少3个月,缩短至1个月左右,最快15个工作日内即可开工。
  三是从帮办切入。构建“全员帮办、全域覆盖、专班推进、负责到底”的帮办体系,由管委会班子成员牵头领办,协调相关部门,专项解决疑难问题。设立代办员,全程代替项目单位办理相关手续及委托事项,促进项目建设再提速、企业办事更方便。
  下一步,山西综改示范区将深入落实省委书记林武、省长蓝佛安指示,不断深化改革举措,切实把改革成效体现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上,体现在先进要素的有效集聚上,体现在项目建设的落地开工达产上,努力走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山西路径,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晨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