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9月15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

守护沃土生态逐梦健康未来

  提到“白色农业”,或许很多人都感觉有一些陌生。更不会想到,白色农业的概念最早产生于中国。那么,究竟什么是“白色农业”?“白色农业”与我们传统的农业有什么区别?山西的“白色农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又对山西农业产生了哪些影响?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龙城校区的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探寻山西白色农业的源起与发展。
白色农业农业健康发展的“新路标”
“说起白色农业,不得不提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包建中,他是‘三色农业’的倡导者,也是白色农业的开拓者。”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治家介绍,早在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迅速发展了以机械化、化学化和能源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大量使用,极大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口膨胀对粮食的需求。然而,农业现代化也带来了如环境污染、耕地退化、土壤板结、作物病虫害加重、生态条件恶化以及投资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致使农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陷入困境。于是,发达国家纷纷行动起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严峻。1986年,包建中研究员率先提出“白色农业”的概念,1995年,“白色农业”这个概念经国务院批示之后正式在农业领域开始应用。
  包建中认为,自然界的生物资源可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类,微生物同样可以提供食物、饲料、工业原料。因此,他将传统的农业称为“绿色农业”,将海洋水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称为“蓝色农业”,而将以发酵业为核心的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称为“白色农业”,“三色农业”也由此得名。
  白色农业的悄然兴起,不仅让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也带来了一场新的农业变革。
  上世纪80年代的山西,耕地少、水资源缺乏,而白色农业具有节水、节地、无污染等特点,这引起了时任山西省农科院副院长周运宁的注意。周运宁坚持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并积极开展“白色农业”科学研究。在全国棉铃虫大爆发时,周运宁及其科研组成功完成了“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新体系”的研究与技术推广,该项技术在生物防治、白色农业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白色农业概念的不断普及,白色农业逐渐推广到实体和产业。1998年10月,乘着“白色农业”在全国兴起的春风,全国首家白色农业省级学会——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正式成立,周运宁成为学会第一任理事长。
  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成立之初,就把“做粮食安全健康的保护神”当成使命,并组建成立了山西省第一支白色农业研究开发队伍,开展了微生物饲料、农药、肥料、食用及环境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并先后成功研制出新型微生物饲料和添加剂、微生物营养保健食品等一批微生物产品。那时周运宁就对白色农业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他经常满怀信心地说:“在不久的将来,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食品、微生物能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在我国形成一批产业,这将是一项非常宏伟的工程。”
勤修内功科研攻关彰显“硬实力”
  白色农业在山西有着较早的探索,而省级学会的成立不仅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让白色农业的研究与探索有了组织依托。
  学会自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山西省白色农业的现状调查、山西省白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及预测、白色农业及蔬菜产业化发展研究等软科学项目的研究;并将“知识经济与三色农业”“大力发展白色农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1世纪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选择三色农业”等大量研究成果在国内期刊、报纸发表,这些研究成果也成为我省最早的有关白色农业的论著。
  学会是推进产学研用的主抓手,也是项目研发攻关的主渠道。白色农业工程学会积极参与省级项目研发,针对研究课题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专家实施。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学会承担了山西省农业重点研发项目《新型地衣类生物固氮菌肥开发与示范》的子课题——《生物固氮菌肥及产品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立项后,学会积极协调各方专家按照既定计划开始实施,先后在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示范基地,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西荣村,长治市沁县次村乡次村、檀山村等地设立示范点,分别种植了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番茄、茄子、黄瓜、花椰菜、架豆等作物,开展固氮菌肥施用于这些作物对其生长、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经过三年的实践发现,施用固氮菌肥后的农作物和蔬菜,比单独施用化肥效果优势明显,不但长势好、抗旱能力强,而且改善了品质、提高了产量。”提及当初的试验结果,时至今日张治家的言语间仍充满自豪。
巧练外功学术交流提升“知名度”
  学术交流是推动学术思想传播,启迪创新思维的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学会学术基础建设,引导学会科研工作者开展突出特色且注重实效的学术研究,学会积极组织科研人员参与各种互访交流与学习活动,且取得显著成效。先后完成了与乌克兰的合作项目“微生物有机肥的研制与开发”;与斯洛文尼亚的“食品和饲料用有益重金属的微生物富集”合作项目;此后,在与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签署合作理解备忘录的基础上,我省又与英国、日本等国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大大增强了山西白色农业在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内扎实内功,对外加强沟通。随着“白色农业”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推广,以及学会对外交流步伐的持续加速,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吸引了诸多同行慕名前来学习取经。
  湖南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协会是全国第一家循环农业行业协会,拥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会员单位近300家。2017年,该协会带队来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考察学习,其间双方就促进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各自优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推进双方人才、技术交流,合作组织技术攻关,促进山西与湖南两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张治家坦言:“此次考察交流,不仅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与经验共享,也为下一步双方就白色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三农农技服务架起“连心桥”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是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一贯的战略思想。
  红枣是我省特色优势产业,栽培面积达500万亩,覆盖全省9个市80余个县区。因其易栽培、适应性强、结果早、收益快等特点,已成为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群众的支柱产业。
  贺利军是临县曲峪镇石家甲村的种枣大户,也是临河红枣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多年来他的枣树进入成熟季极易发生裂果,导致枣园几乎“年年有灾”。然而,近几年他的枣园里80%以上的红枣不再发生裂果,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研发的“红枣防裂技术”。
  原来从2015年开始,在时任学会秘书长李照全的带领下,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专家团队就在临县曲峪镇石家甲村以临河红枣专业合作社为实验基地,对红枣在不同生长期采取“喷不同配方的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开始了实验。经过三年的执着研发与反复检测,“红枣防裂”技术终于取得重大进展——即使是在秋季雨水较多的情况下,裂果率依然能够控制在20%以内。
  2017年10月29日,一场关于“红枣防止裂果技术”的现场观摩会在贺利军的枣园召开。观摩现场,众多专家一致对“以微生物菌剂为主、微量元素肥料为辅的红枣防裂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技术是红枣防裂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
  除了开展技术帮扶,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在推广先进技术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也不可估量。近年来,学会先后在新土熟化、盐碱地改良、土壤消毒等益生菌优选、复配等,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等领域进行了研发与技术推广应用,不仅让众多农户、农企真正受益,也间接形成了一批乡村产业、带动了一批乡村干部、培育了一批致富带头人。张治家表示,截至目前,学会已经累计深入40余个行政村,开展各类讲座、教学、研讨数百场,累计培训农户近万人次,发放专业科技丛书万余册。
承诺践行精准扶贫点燃“新希望”
  从“田间地头”精准传送农业技术,到“农技培训”提升农户科学素质。近年来,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立足学会职能优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使命,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定向发力,让贫困户实现了真脱贫。
  曲沃县北董乡是我省大蒜的主产区之一,但是连年密植、重茬种植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大蒜各种病害严重发生,土传韭蛆虫、根腐病、根结线虫表现尤为明显,每年给农民造成的损失平均可达30%以上,严重区域甚至高达70%。
  得知这一情况后,学会对当地蒜田病虫害、农药使用状况等进行了细致调研,组织专家开展了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农业病虫害防治的研究,最终将微生物技术合并土壤改良技术进行施用。试验证明,采用微生物技术合并土壤改良技术后大蒜农田化肥减少使用30%以上,化学农药减少使用80%以上,在农资投资不增反减的情况下,大蒜增产25%以上且含硒。
  为了让更多老百姓从中受益,2017年学会联合当地的科技扶贫队将这一技术推广至附近的三个贫困村,辐射面积500亩;现如今,该技术已辐射至周边八个村,辐射面积达到5000亩。
  2017年,“北董大蒜”成功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至此“北董大蒜”成了各级展会的常客,不仅价格一路上涨,更成功打造了特色产业助力脱贫的“北董”样本。
  临县清凉寺乡大石吉村位置偏远、基础条件差,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应驻村第一书记邀请,2017年,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承担起了驻村帮扶的重任。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团队工作人员发现,很多村民对种植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此,学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讲座,先后在经济林科学修剪、“微组”生物技术农业病虫害防治和农业种植方面进行了30余次现场技术指导,使村里的200亩红枣、1000亩核桃当年实现提质增产;2018年,学会又将具有特色、适合当地种植的黑玉米、黑谷子、小黑豆引进该村,采用“微组”生物技术种植300余亩,形成了村里的特色产业。据统计,特色种植当年惠及农户82户,涉及贫困人口184人。
  解决温饱、粮食增产,曾是山西乃至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而如今,一场关于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粮食增产与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的革命正在这片热土上掀起波澜。提及未来的发展,张治家坦言:山西的白色农业要描绘一幅更广更远的画卷,组建顶级的技术团队,打造培养职业化农民的“黄埔军校”,推动5G+智慧农业的实际应用……可以预见,三晋大地正孕育着更多可期待的未来。 晨报记者闫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