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1月21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买了第一辆自行车睡觉时都要放床边

  讲述者:孔业平出生年月:1955年8月所在地:太原市小店区
    时代的变化在出行上。从出门靠走路,到拥有一辆自行车;从上下班靠挤公交车,到随时能用手机约车;从不用费力的电动车,到出门就能坐的小轿车……孔业平一路走来,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出行方式的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网联化发展。
  没舍得坐公交雪天步行近3小时
  “怎么来的?”“坐‘11路车’来的。”
    这是刚上班那会儿,我和同事们最常用的打招呼用语。所谓坐“11路车”,其实就是靠双腿走路。那个时候,大多数人上班是坐“11路车”。
    1978年,刚满23岁的我接替了父亲的工作,成了太原市某大型国企的一名普通工人。我家住桥东街,单位却在北营。因为上班路远,为了不迟到,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走大约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单位。出门时,天上的星星还亮晶晶的。走着走着,天就亮了,路上的人也多了起来。晚上,我几乎每天都是天黑了才能回家,这时,星星、月亮都出来了。
    其实,从我家坐3路公交车刚好能到单位,而且,坐公交车比走路能省近一半的时间。但刚上班那几年,我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20元钱,而坐一趟公交车要5分钱。作为家中长子,我要帮父母供弟弟和妹妹读书,根本舍不得花5分钱坐公交车。只有遇上下大雨或者下雪时,我才舍得“奢侈”一回。
    1979年入冬后的一天,我晚上下班刚出单位大门,正好遇到雪花飘下。因为才开始飘雪花,我在心里跟自己斗争了很久,最终决定步行回家。我觉得,一个多小时估计下不了多少雪,坐“11路车”不仅能省钱,还能体会一下雪天行走的感觉,边走边赏雪景,也挺好。
    没想到的是,那天的雪竟然越下越大,还伴着狂风。走了不到半个小时,我脚上的布鞋已经湿透,雪花一直往眼睛、嘴巴和领口里钻,我冻得瑟瑟发抖。
    我有心半路坐公交车回家,可转念一想,在始发站都没坐,半路再坐不是更“奢侈”吗?于是,我便打消了乘坐公交车的念头,继续往前走。一边走,我一边想,剩下的路又少了一截,更不值得坐公交了。
    结果,那天回家,我走了近3个小时,母亲急得派弟弟妹妹轮换着在巷子口等我。走到巷子口时,看到6岁小妹妹的笑容和从她小手里递过来的5分钱,我瞬间就流下了眼泪。
  代步驮物10年多自行车立下汗马功劳
    那些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坐公交车上下班已经很“奢侈”了,而能够买得起一辆自行车,那就算是“有钱人”了。可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东西都要凭票购买,想要买自行车,光有钱还不行,还得能弄到“购车票”。
    上班第三年,我就有了买自行车的想法,但因积蓄不够,“购车票”也很难弄到,买自行车的想法只好被暂时搁置了。
    看到一些师傅买了自行车,我羡慕不已,就偶尔找个借口向他们借车来“威风”一把。那会儿的自行车,可算是高档物件,关系不好的肯定借不出来。为了借车方便,我时常给有自行车又好说话的师傅跑腿、端水、打饭……每次骑完自行车,我还不忘给人家把车擦干净再还回去。
    1982年年初,在邻居的介绍下,我认识了妻子。结婚前,我听妻子说,老丈人想给她“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的陪嫁,但是苦于弄不到“购车票”,自行车可能要泡汤。
    听到这样的消息,对自行车“垂涎”已久的我,赶忙托人、找关系,终于搞到一张“购车票”。结婚前一周,老丈人带着我和妻子一起,在五一大楼花199元买了一辆“飞鸽”牌28寸黑色自行车。
    婚后,我和妻子对这辆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爱护有加。每晚睡觉前,我们都把自行车立在床边;每次骑完,我们都会把车擦得锃亮。这辆车子为我们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代步、驮重物、接送孩子上下学……它陪伴了我们10年多的时间。
    到了20世纪90年代,自行车已从“奢侈品”变成了大众的主要代步工具,一夜之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自行车。每到上下班高峰时段,成百上千辆自行车一起涌上街头,大家都在叮叮当当的车铃声中出门、回家。
  出行方式从“跑得快”回归到了“零排放”
    如今,人们的出行方式变成了乘坐汽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我家也不例外。9年前,我考取驾照后,就购买了一辆三厢轿车。
    刚买车那会儿,我特别兴奋,每周都要将车擦得干干净净的。终于可以一出门就上车了。
    可是,兴奋了没多久,我就开始烦恼了——马路上的车多了,到处都拥堵不堪,我甚至都不想开车出门了。
    4年前的一个雨天,我开车去送小孙子上学,没想到骑自行车15分钟的路程,我竟然走了近一个小时,小孙子急得直哭。从那天起,去10公里以内的地方办事,只要天气不是很恶劣,我就不再开车了,而是换成了骑公共自行车。
    后来,从新闻上了解到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我就动员全家人绿色出行,尽量避免对生活环境造成影响。不仅仅是我们家,近年来,我发现人们普遍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越来越理性、越来越“绿色”。十几年前那种盲目追求豪车、高配的消费观,逐渐被实用、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所代替。
    最近,儿子有了一定经济实力,打算再买一辆新车。我主动请缨,跟着儿子一起去车行选择。转了半个月后,儿子选择了一款性价比很高的电动汽车。买车前,我以为儿子会挑选一些配置高、排放量大、轴距大、空间大的豪华汽车。没想到,儿子和我一样,首选的是绿色和环保的电动汽车。儿子的选择令我很欣慰。
    如今,我家里有两辆自行车、一辆汽油汽车、一辆电动汽车,但我和儿子平时还是习惯骑自行车出行。骑自行车既节能环保,又锻炼身体,对大家和小家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晨报记者乔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