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7月23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史上最热的一天气温飙到44.4℃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认为,在公元1900年以前,中国气候史上出现过四个“温暖期”,相应的也有四个“寒冷期”。除公元前1100年之前的第一个温暖期持续时间很长外,其他三个总是交替出现。
    相对来说,热灾多发生在“温暖期”内,明显多于“寒冷期”。如从隋唐到北宋初年的第三个温暖期内,夏季极端高温天气就较多。
    在公元1400年以前,高温热浪天气涉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发生于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今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热灾。这一年又恰逢大旱,灾情严重。《宋史·五行志二》上有这样的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燠(yù)”的本意是温暖,史书上称“大燠”,即“太热了”。因为对水的需求过于旺盛,“行都斛水百钱,江淮杯水数十钱”。放在眼下,这一杯水能值10元人民币,那时老百姓收入低,哪能喝得起“贵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者其众”。
    嘉定八年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第三卷“清代气象记录(上)”中可以看到,这一年高温几乎涉及半个中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异常炎热,可以说是超级酷暑。有关乾隆八年极端炎热一事,在所涉地的史志上均有记录。当时整个华北地区完全进入“烧烤模式”。《续东华录》中使用了“威暑”来记录当时的高温,天气热得像发了威要吃人的老虎,来势凶猛。
    这一年夏天,北京的情况最糟糕。当时法国教士A.Gaubil(中文名“宋君荣”)正在北京,他在日后寄往巴黎的目击报告中写道:“北京的老人称,从未见过像1743年7月这样的高温”“7月13日以来炎热已难以忍受,而且许多穷人和胖人死去的景况引起了普遍的惊慌。这些人往往突然死去,而后在路上、街道或室内被发现,许多基督徒为之祷告。”
    当时北京总共热死多少人?按当时朝廷官员的统计称:“7月14日至25日,北京近郊和城内已有11400人死于炎热。”实际被热死的人数不止这些,加上其他地区,死人之众可想而知。
    史上最热的一天,气温到底有多高?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气候变化研究首席专家张德二的研究换算,1743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的气温值,均高于40℃。其中以7月25日的温度值最高,达到了惊人的44.4℃。
    这一极端高温纪录至今未被超过,1942年和1999年夏季,华北先后出现两次极端高温纪录,分别为42.6℃、42.2℃。 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