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6月14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7]
30多年前一段“包产到组”的故事

3人包种6亩地 西红柿大丰收

  从1981年春季开始,“包产到户”“包干到组”等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山西省范围内全面展开。
    在太原市档案馆档案库中,一份30多年前的材料躺在档案盒里,静静地诉说着一段“包产到组”的故事。近日,生活晨报记者有幸见到了它。
  立下“军令状”
    1981年春天,太原市北郊区新城公社北固碾大队第三生产队召开社员大会,鼓励社员承包土地。出于各种顾虑,很多社员不敢承包。孙秀珍等3人站了出来,承包了6亩(折合0.4公顷)西红柿地,并与生产队签订了合同。当时,人们将签合同称为立“军令状”。
    散会后,有人觉得孙秀珍等人要吃大亏。之所以作出如此判断,理由有二:一是承包土地不一定符合社会主义方向,万一政策有变,挨批自然少不了;二是亩产定为2500公斤,肯定达不到。在此之前,生产队亩产西红柿只有1500多公斤。一旦达不到目标,生产队将依合同进行处罚。
    这些问题,孙秀珍等人想过,甚至比这还想得多。可是,她们一想到这是党的政策,就坚定了干下去的信念。
  坚定信心
    西红柿亩产2500公斤,这个目标能否达到?孙秀珍等人算了笔账:往年西红柿熟了,有人依靠关系乱摘、乱吃、乱拿。西红柿被送往菜站,路上也会丢失很多。照此计算,损耗的西红柿达1000公斤。
    孙秀珍心想,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她和其他两人精心管理,完成目标任务那是“瓮里捉鳖——跑不了”。
    孙秀珍等人按技术员的要求翻地、覆膜,西红柿苗长势很好。有人路过地边,看着西红柿苗,不禁质疑:“这么稠,能结下西红柿吗?”还有的人冷嘲热讽,说孙秀珍等人种地是“闹高兴”。这些话,孙秀珍和搭档都没往心里去。
    西红柿苗开花后,孙秀珍和搭档在技术员指导下,给每朵花涂抹药剂。2.4万株西红柿苗,一朵也没落下。技术员高兴地说:“过去,管理上不去,我们有技术不敢推广。现在,搞起了包产到户,有了管理,给科技开辟了用武之地。”
    药剂起了作用,西红柿苗花很少掉落。红红绿绿的西红柿,缀满了架子。不久,意外发生了。好端端的西红柿被虫子咬了。孙秀珍等人用了半天时间,在西红柿地里喷洒了农药。
  收获成功
    西红柿渐渐长大,孙秀珍等人每天5时起床,到地里摘西红柿,打理枝叶,一直干到10时左右。为了不耽误送菜,她们常常把早饭和午饭并成一顿。承包前,100箱西红柿,需要十四五个人摘一天。承包后,孙秀珍等3人每天能摘120箱。一天下来,她们觉得腿都不会走路了,腰也又酸又疼。即便如此,没一个人舍得休息。
    还有一天,她们正在地里摘西红柿。突然天降大雨,竟无一人避雨。他们冒着瓢泼大雨,直到装满一辆拖拉机。
    西红柿熟了,个个水灵,不禁让人垂涎欲滴。可是,烈日下,孙秀珍等人口渴了也舍不得吃,而是喝自带的开水。有一次,负责蔬菜生产的队长带“关系户”去地里摘西红柿,结果遭孙秀珍拦阻。这个队长说:“我摘得是队里的西红柿,你们管得了?”孙秀珍回答:“地包给了我们,我们就管得了。你要摘西红柿,办手续去。”最终,这个队长没摘走1个西红柿。以后,再也没有人到地里“讨便宜”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秀珍等人种的西红柿总产达到3.5万余公斤。她们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此后,生产队的其他菜地,全被社员们承包了。 晨报记者梁耀华通讯员吴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