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1月12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许家印致富思源110亿扶贫精准帮扶取得阶段性成果

  ■晨报记者乔阳采写 “不脱贫,不收兵!”近日,一则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讲话视频在网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视频主要内容为许家印2017年5月14日在恒大集团帮扶乌蒙山区扶贫干部出征壮行大会上的讲话。视频中,许家印首度披露了童年的贫寒以及成长的经历,并感慨道恒大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国家给的、社会给的,誓言一定要打赢乌蒙山区脱贫攻坚战。
    为了实现这个承诺,恒大集团计划无偿投入110亿元帮扶毕节市1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目前已累计捐赠到位60亿元,并且通过两年的结对帮扶,已经使得毕节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精准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贫寒出身埋下扶贫情节
    2015年12月,恒大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计划3年无偿投入30亿,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和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确保到2018年底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2017年5月,恒大将帮扶范围扩大至毕节全市10县区,再无偿投入80亿,累计投入110亿,派出2108人的扶贫团队,到2020年帮扶毕节1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5年无偿投入110亿对恒大来说不是一件难事,最难的是要派一支能吃苦耐劳、能奉献、能打硬仗、能出思路、能出管理、能出办法、能出技术、能激发当地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的优秀扶贫团队。”许家印表示,集团董事局决定选派321名常驻县、乡的各级扶贫领导干部,选派1500名驻村的扶贫队员,和大方287人的扶贫团队会师,形成了2100多人的扶贫大军,决战乌蒙山区扶贫前线。
    在讲话中,许家印回忆起童年的贫寒以及成长经历。“我出生在河南豫东一个最穷的地方,1岁3个月的时候,母亲得了病,没有钱看病,也没地方看病,就这样走了,我就成了半个孤儿。”
    许家印回忆道,1976年高中毕业的他想去砖瓦厂找份搬砖头的临时工作,却找不到。当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农村,找份工作,能够吃上白面。就在那时,国家恢复高考,许家印努力考上了大学,但没有钱读书,也没有钱吃饭,靠国家每个月14元的助学金读完了大学。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1996年许家印白手起家创立了恒大,从零开始、从小到大、从七八个人的小公司,如今发展成为超12万员工、总资产1.5万亿、年销售规模5000亿、年税后净利润300-400亿的世界500强企业。“没有国家的恢复高考政策,我还在农村;没有国家的14块的助学金,我也读不完大学;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恒大也没有今天。”许家印深情地感慨道,“恒大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国家给的、社会给的,我们应该去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回报社会,我们必须回报社会。”
  全力支持乌蒙山区扶贫工作
    正是出于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坚定了许家印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决心。“帮扶毕节市,是我们回报社会最好的平台,也是我们回报社会最好的机会。乌蒙山区几乎是山连山、山环山。住在深山老林里面的老百姓,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几公里的山沟里,零零散散住着几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是破烂不堪的草房,就靠着房前屋后一点点山坡地养家糊口,靠天吃饭,青黄不接,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些深山里面的村民,出来一趟要五六个小时,很多老人一辈子没出过大山。得了病,没有钱看病也没有地方看病。很多孩子想读书都很困难。他们实在是太穷了、太苦了, 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要把帮扶毕节1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作为恒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完成这个非常艰巨的历史重任,集全公司的力量,全力支持乌蒙山区扶贫前线的工作。我们2100多人的扶贫团队,要在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精准作战,要大干苦干实干,要深入基层、工作到村、包干到户、责任到人,不脱贫不收兵。”许家印在讲话中表示,一定要打赢乌蒙山区这场脱贫攻坚战,为实现中央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
    据了解,截至目前,恒大各项精准扶贫措施已覆盖大方县全部18万贫困人口,已实现12.73万人初步脱贫。整市帮扶毕节7个月以来,共400万平方米的9个易地搬迁安置区所有楼栋已全面开工,331个蔬菜、肉牛等产业基地已开工,全市已培训47608人,推荐就业37485人。